欢迎光临兰州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学生犯错不敢管?官方最新明确!老师可以依规这样惩戒学生

一边是学生犯错了却不敢管

担心收到家长投诉

一边是个别教师过度惩戒

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如何保障教师的教育惩戒权

并把握惩戒的度?

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

近日,中央最新明确!

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

支持教师积极管教

官方明确:教师可依规惩戒

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其中提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依法惩处对教师的侮辱、诽谤、恶意炒作等言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意见一经发布

随即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举双手支持

把“戒尺”还给老师

这代表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

老师适当惩戒学生是正常的行为

“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

不影响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有网友则担心

老师惩戒时把握不好分寸









部分网友则表示

惩戒权可能会给老师更大的压力







如何实施惩戒教育?
认清6惩戒和8禁止

今年4月,贵阳一小学教师因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用竹条进行不当惩戒被警告处分;

8月,青岛10岁男童遭托管班教师殴打,该儿童身体大片淤青肿胀,涉事老师被行政拘留;

再往前溯,有2017年湖南沅江市某高中教师因批评学生,被学生连刺26刀身亡的极端案例......

“老师发表自己观点举报,监考不认真举报,现在的孩子我已经不敢管了。”江西景德镇一位高二英语老师告诉记者,“之前有个同事因为课上批评了几句学生,被那学生找了个由头举报到区教育局去了。”

家长担心老师过度惩戒

老师也担心惩戒学生受到处分

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个度?

哪些情形老师可以实施教育惩戒?

2021年开始执行的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已明确规定了中小学教师

可以实施的惩戒范围

包括6种惩戒方式

和8种禁止行为



文件第八条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当场实施以下教育惩戒:

(一)点名批评;

(二)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

(三)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

(四)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

(五)课后教导;

(六)学校校规校纪或者班规、班级公约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的由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

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学校可以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长、有关部门将其转入专门学校教育矫治。

文件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

(二)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

(三)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四)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

(五)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

(六)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

(七)指派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八)其他侵害学生权利的。

综上可知,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身体上的惩戒权被限定在正常限度内的罚站(一节课内)、抄写,绝不可对学生进行殴打、辱骂。

教师同样不能因为自己心情差、学生成绩差而惩戒学生。成绩上的差生,只有违规违纪了才能被惩罚,而不能仅仅因为考得差。

央媒刊文:维护教育惩戒权和管教权
消除部分教师“无力感”

在当前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教师在使用教育惩戒权时面临多重挑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采访中就直言,当前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的两大阻力,一是家长动辄举报;二是自媒体流量至上的营销炒作、制造舆情。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蒋安丽公开撰文表示,她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高中调研时了解到,由于教师的惩戒权、管教权缺乏必要保障,部分老师时常有一种“无力感”。“相关管理规范初衷是保护学生权益,但在实践中,有时会被部分学生当作与老师博弈的武器。一旦出现问题,社会舆论往往更偏向学生,进一步束缚了老师,增加了纪律管理的难度。”蒋安丽表示。



“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可以预期,《意见》的实施将有力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有保障,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作用才有保障。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四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重塑教育生态。其次,需要重新审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创造性地汲取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价值,将其内化成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第三,对留守学生,除了物质支持,也要更加重视精神陪伴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您支持老师可依规惩戒学生吗?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更多教育资讯

持续更新中

小帮第一时间

分享教育干货政策资讯

整合: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

编辑:佛山教育帮新媒体中心

审校:Faye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兰州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兰州新闻 lzh.h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